我國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、2021年數據產量全球排名第二、數字經濟規??偭糠€居世界第二……根據國家網信辦日前發布的《數字中國發展報告(2021年)》,我國數字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。這份“硬核”成績單,是數字中國建設從夯基壘臺到積厚成勢的最佳詮釋,意味著數字經濟已成為驅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。
數字經濟是引領未來的新型經濟形態,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。數字經濟在大數據、云計算、區塊鏈、人工智能、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之下應運而生,是技術革新和社會發展的時代產物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,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,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進入關鍵時期。在這期間,我國深入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,推動傳統產業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實現提檔升級,催生了諸多新技術、新業態、新模式,夯實了高質量發展的“底座”。
從2017年到2021年,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7.2萬億元增至45.5萬億元,總量穩居世界第二,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3.6%,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32.9%提升至39.8%??梢?,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、輻射范圍之廣、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,對我國經濟起到了“助推器”“穩定器”的作用。在數字經濟的全方位滲透下,我國實體經濟與數字技術融合持續加速,信息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的程度不斷加深加大,逐步實現產業數字化轉型、智能化發展,進而讓經濟高質量發展有了現實基礎。同時,伴隨電子商務、平臺經濟、共享經濟、數字金融、數字支付、直播帶貨等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強勢崛起,使得消費方式和范圍突破了地域、時間和產品的限制,更多高質量的經濟增長點得以不斷涌現,讓我國巨大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進一步被激發和發掘,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和有效保障。
數字技術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核心所在,而數字經濟的發展能為數字技術的深度創新和加速進步蓄勢賦能。我國5G實現技術、產業、應用全面領先;信息領域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超過3萬件,全球占比超過三分之一;多個領域數字技術躋身全球第一梯隊……在這些數字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之下,數字已然深深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、發展全過程,而這些數字技術之所以能加速迭代創新,顯然與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市場需求密不可分。也只有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之下,才能更好反哺數字技術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。
更為重要的是,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所釋放出的紅利,不僅為人民群眾帶來了真金白銀的收入,還為人民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。一方面,數字經濟催生出數字金融、智能家居、遠程醫療、智能餐廳、在線教育、無人超市、網約車和網絡直播等新模式,創造出了新型創業模式和就業崗位,有效抵御了疫情帶來的沖擊,為推動共同富裕匯聚了“拾柴之力”;另一方面,數字經濟發展不僅有廣度和深度、更有溫度,我國超90%的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實現網上受理和“最多跑一次”、城鄉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差異縮小11.9個百分點、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建成……一系列普惠性、兜底性、基礎性的數字發展成果,切實讓人民群眾共享“數字紅利”。
數字經濟大潮勢不可擋??梢灶A見,數字經濟將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更加重要的位置。展望未來,我們必須從戰略高度上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,加強數字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力度,將數字經濟發展的自主權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,讓數字經濟成為驅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。(來源:宣講家網)
作者單位: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湘店鎮政府
【聲明: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立場,僅供參考。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,轉載請注明來源?!?/span>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